高純度味精推薦榜
1. 味之素紅碗牌味精500g¥18
1908年,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在海帶中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味道,與酸甜苦鹹四味均不同,他用化學方法將之分離出來,即穀氨酸鈉,這一改變東方世界烹調方式、風靡食界的調味品被發明出來。次年,池田與人合作創立味之素Ajinomoto公司,“味之素”既是味精注冊商標,也是公司名稱。
迄今100多年,味之素躋身全球十大食品企業的“百年老店”,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產廠商之一,也利用氨基酸技術生產化學品和醫療品,旗下有化妝品品牌Jino。2020年東京奧運會,味之素與其簽署了官方合作夥伴協議,提供烹飪調味品、脫水湯粉、氨基酸顆粒、冷凍食品、咖啡豆和速溶咖啡。
但隨著市場收縮、原料漲價,為縮減人工費和電費,味之素在2015年宣布,停止日本國內的味之素味精生產,調味產品將在印尼和巴西實施包括精煉在內的一條龍生產,然後出口到日本。這意味著川崎工廠在日本國內長達一個世紀的量產曆史劃上了句號,此後僅進行裝瓶作業。
雖然各個國家的產品包裝和尺寸不同,但味之素的紅色標記和“AJI-NO-MOTO®”產品名稱行銷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。在中國市場的味精產品包括“紅碗牌”、“天添鮮”、“和奇味”和“久鮮味粉”。其細化程度為所有品牌中最優,有專用於冷凍食品、火鍋湯底等的味精。
依據不同加入成分,有味精、加鹽味精和增鮮味精三種分類。99%以上穀氨酸鈉含量的被稱為味精,加鹽味精是80%以上穀氨酸鈉混合精製鹽,而97%以上穀氨酸鈉添加助鮮劑則是增鮮味精。紅碗牌味精是一款標準的味精產品,穀氨酸鈉含量99%以上,不含鹽、糖等成分,可用於各種烹調手法的菜肴,調製各種複合風味的醬汁,從醃製食材到煎、煮、炒、湯等各種烹飪料理都適用。
喜歡涼拌吃法的食客不會錯過天添鮮味精,粉末狀態增速溶解,能有效提高出品速度,比紅碗牌味精鮮三倍,而用量隻需味精使用量的三分之一。售價39元,比紅碗牌味精高出10元左右。
追求鮮味的極限,可選擇增鮮味精和奇味,鮮度是99%味精鮮度的6倍。采用塗層技術,將助鮮劑呈味核苷酸納均勻覆蓋在穀氨酸鈉表麵,口味更佳。特別適用於冷凍食品、水產加工、醃漬行業、醬料行業等中小型食品加工廠或連鎖餐飲企業等。價格也最昂貴,1kg包裝售價45元。
味之素還有給重口味吃貨準備的久鮮味粉,適合在麻辣、重油、久煮等複雜烹飪環境中發揮持久穩定的鮮味,其中添加了鹽、糖等調味料,本身具有一定的鹹味和甜味,可簡化烹飪過程。吃火鍋、麻辣燙時放入一點,能讓湯底的鮮味持久穩定。15.9元可以買到500g,是經濟性與便利性的完美兼容。需要注意的是,久鮮味粉的保質期隻有18個月,而其他味之素味精的保質期都有3年之久。
2. 阜豐 U鮮味精2.5kg¥280
20世紀80年代,中國的味精生產進入高速發展階段,1992年更一躍成為世界味精生產第一大國。而2002年起,因味精行業的高汙染、高能耗,國家主導了多輪行業整合,淘汰了100多家味精企業。阜豐集團卻在這次整合中站穩腳跟,與梅花生物、伊品生物穩居國內味精行業前三甲,三家合計味精產量占行業92.6%,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。
如今已是中國味精行業龍頭企業的阜豐集團,也是全球第一大味精和穀氨酸生產商,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。曾獲“中國調味品知名品牌”,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“全國優秀龍頭食品企業”,“阜豐”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。
在味精行業中殺出重圍,阜豐依靠的是敏銳的技改嗅覺和創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。味精(穀氨酸鈉)的生產工藝為發酵法,工藝過程中產生的發酵廢液對環境汙染很大,廠家都會將廢液再利用,生產成生物發酵肥,但通行技術存在二次汙染、設備投資大等缺點。2006年,阜豐自主研發出穀氨酸發酵廢液製造生物發酵肥工藝,完全克服了上述缺點。先後在各生產基地建成澱粉、味精、熱電、氨基酸、黃原膠等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,阜豐通過上下遊合作,降低生產成本,以小資源消耗換得大經濟效益。
近幾年的供給側改革,更是給阜豐“錦上添花”。中小企業在環保成本和利潤中無法達到平衡,而早早針對環保進行技改的阜豐,憑借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,順利“吃”掉小廠份額,達到行業整合效果。
阜豐有雪梅、福瑞和阜豐三個味精品牌,主要針對企業端(B2B),大包裝味精產品占總銷售的50%以上,很少一部分供給零售客戶。B2B背景使得阜豐雖然是味精行業龍頭,卻名頭不顯,知名度與地位不成正比。
旗下味精產品均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。其中,雪梅主營25kg大包裝味精,一般消費者對中小型包裝的福瑞和阜豐U鮮係列味精也許更熟悉,福瑞曾獲商務部“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”稱號。阜豐味精顏色潔白有光澤,顆粒間呈散粒狀態,稀釋至1:100的比例口嚐仍感到有鮮味的高品質,1kg包裝15元左右的價位也很吸引人。目前線上沒有官方渠道購買,福瑞和U鮮味精線下超市可以購買到。
3. 阜豐 福瑞味精25KG 整袋
20世紀80年代,中國的味精生產進入高速發展階段,1992年更一躍成為世界味精生產第一大國。而2002年起,因味精行業的高汙染、高能耗,國家主導了多輪行業整合,淘汰了100多家味精企業。阜豐集團卻在這次整合中站穩腳跟,與梅花生物、伊品生物穩居國內味精行業前三甲,三家合計味精產量占行業92.6%,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。
如今已是中國味精行業龍頭企業的阜豐集團,也是全球第一大味精和穀氨酸生產商,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。曾獲“中國調味品知名品牌”,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“全國優秀龍頭食品企業”,“阜豐”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。
在味精行業中殺出重圍,阜豐依靠的是敏銳的技改嗅覺和創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。味精(穀氨酸鈉)的生產工藝為發酵法,工藝過程中產生的發酵廢液對環境汙染很大,廠家都會將廢液再利用,生產成生物發酵肥,但通行技術存在二次汙染、設備投資大等缺點。2006年,阜豐自主研發出穀氨酸發酵廢液製造生物發酵肥工藝,完全克服了上述缺點。先後在各生產基地建成澱粉、味精、熱電、氨基酸、黃原膠等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,阜豐通過上下遊合作,降低生產成本,以小資源消耗換得大經濟效益。
近幾年的供給側改革,更是給阜豐“錦上添花”。中小企業在環保成本和利潤中無法達到平衡,而早早針對環保進行技改的阜豐,憑借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,順利“吃”掉小廠份額,達到行業整合效果。
阜豐有雪梅、福瑞和阜豐三個味精品牌,主要針對企業端(B2B),大包裝味精產品占總銷售的50%以上,很少一部分供給零售客戶。B2B背景使得阜豐雖然是味精行業龍頭,卻名頭不顯,知名度與地位不成正比。
旗下味精產品均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。其中,雪梅主營25kg大包裝味精,一般消費者對中小型包裝的福瑞和阜豐U鮮係列味精也許更熟悉,福瑞曾獲商務部“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”稱號。阜豐味精顏色潔白有光澤,顆粒間呈散粒狀態,稀釋至1:100的比例口嚐仍感到有鮮味的高品質,1kg包裝15元左右的價位也很吸引人。目前線上沒有官方渠道購買,福瑞和U鮮味精線下超市可以購買到。
4. 梅花 99梅花好味精 400g¥8
阜豐在華東地區味精行業最大的競爭者即梅花。梅花生物成立於2002年,擁有70萬噸味精產能,產能占比23.65%,在國內排第二。它還是味精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,能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列有一席之地,梅花與阜豐的策略大同小異。
二者都根據自身的生產製造技術,向多元化布局發展。阜豐布局了以黃膠原(食品工業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)為代表的高科技發酵產業,是全球第一大黃原膠生產商。另一塊業務是高檔氨基酸,在日化、醫療等領域都應用廣泛。梅花的產業鏈也涉及到了醫藥領域,味精、賴氨酸、蘇氨酸是其三大主營業務。
排放發酵異味是味精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,即使達標排放,仍會對周邊群眾造成影響。2009年至2014年,梅花因異味擾民問題6年被舉報6次,更注重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投入。梅花環保投入已占固定資產的四分之一,也讓梅花在三次整改中占得先機,通過改進技術,廢水利用,異味問題得到好轉。
梅花也是如今稍有仍具有較大產能的味精生產商,因市場利潤不高,梅花味精的重點不在商超,轉而成為太太樂雞精、豪吉雞精、康師傅方便麵、恰恰瓜子、貴州老幹媽等知名品牌的供應商,供給這類客戶的味精銷量占到總銷量的70%2011年起,梅花陸續減少向超市供貨,僅有兩款味精產品,但兩款味精都具有絕佳的性價比。
梅花99味精於2007年推出,穀氨酸鈉含量99%以上,適用於炒菜、涼拌、燉菜、煲湯等烹調方式,400g僅售7.9元。另一款粗糧尚品味精,原料采用玉米,以99%以上含量的穀氨酸鈉製成,價格略高於99味精,200g包裝售價5元。
5. 伊品味精 908g
伊品生物與梅花生物屬於同行,成立時間稍晚一年,主營氨基酸、味精和複混肥等,在國內味精行業排名第三。但梅花生物以味精產品為主、氨基酸產品為輔,而伊品則相反,兩者在產品結構上有較強互補性。為在味精、氨基酸的產能和業務覆蓋麵上有進一步拓展,伊品與梅花發生了一段“無疾而終”的因緣。
2014年年底,梅花宣布將以38億人民幣擬購買伊品生物合計100%股權。當時,味精行業產能過剩,市場行情一度十分低迷。梅花試圖降低主營業務銷售區域相對集中的風險,而蘇氨酸是其盈利增長的重要來源,如收購以氨基酸業務為主的伊品,其蘇氨酸產能可達全球第一。
怎料氨基酸行業也在產能過剩中苦苦掙紮。伊品生物在2013年和2014年前7個月的淨利潤均出現巨額虧損。又因專利侵權被全球氨基酸巨頭韓國希傑(CJ)第一製糖株式會社訴至法庭,希傑稱伊品侵權其賴氨酸生產菌株,訴訟曆時兩年,最後雙方達成和解。但這也影響了梅花收購伊品生物,梅花最終宣布停購。有趣的是,2016年,希傑也曾想收購梅花生物的股份,同樣未能成型,這三者在氨基酸領域的相愛相殺還未完待續。
味精不是伊品的主營業務,因此產品很少,僅一款伊品味精。但該企業的生產工藝很成熟,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係認證、HACCP食品安全認證,99%以上穀氨酸鈉含量保證了味精鮮度,原料選用黃河上遊種植的玉米,生長環境良好。有家庭裝和餐飲業裝可選擇,1kg售價約12元,為三大品牌中最低。
6. 菱花 99%無鹽味精000g 大袋餐館廚房調料
華北黃淮、東北和西北是中國玉米主產區,也是玉米澱粉產能最集中的區域。玉米澱粉是生產味精的主要原料,在原料地建廠,供應充裕且運輸成本也大大減少,這也是山東等地多味精企業的原因。菱花就誕生在山東濟寧,從生產玉米澱粉,到攻克微生物發酵技術,再至深加工生產穀氨酸的技術跨躍,菱花一步一步走得穩穩當當。
菱花創建於1979年,那時隻是一個做澱粉的鄉鎮企業。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,菱花進行了大規模產品結構調整,1991開始生產味精產品。1993年,菱花牌味精以過硬質量贏得人民大會堂宴會專用的殊榮,被評為“中國馳名商標”、“中國名牌產品”。菱花先後兼並重組了8家國有企業,產品也拓展到調味品、氨基酸、有機肥等領域。
因濟寧的淡水資源占山東省的六分之一,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和中轉地,因而對該地區的水環境要求嚴格,菱花首當其衝被要求整改。2015年,菱花實施現代農業種加銷一體化,先進行玉米種植,再精加工成味精等產品,味精生產中的廢液轉化成有機肥料,應用到農業種植中,將資源循環起來,味精產能名列前茅。
菱花味精依據有鹽和無鹽分為兩種。無鹽味精即一般味精,主成分是99%以上的穀氨酸鈉;有鹽味精也就是加鹽味精,由80%的穀氨酸鈉混合精製鹽而成,使用時要減少食鹽的用量。菱花味精在一般小商鋪也可以買到,價位與阜豐基本相同,其產品大部分也出口國際市場。
7. 武夷米味精400g¥37
作為長江以南最大的味精生產基地,武夷的“米味精”可謂家喻戶曉。從“袖珍小廠”成長到如今的規模,並先後獲得“省級重點龍頭企業”“福建省品牌農業企業金獎”等榮譽稱號,被認定為“中國馳名商標”,產品也歐美及東南亞等國。在低迷的味精市場,武夷能有此成績,實不簡單。
江南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天下的糧倉。不似山東、河北對玉米小麥鍾情,此處盛產水稻,製作味精的原料也是稻米。無論是大米或是玉米作為原料,味精生產工藝一直是通過化學方法,提取出穀氨酸鈉,其主成分不變,因而生產的味精口感並無不同。
武夷米味精以穀氨酸鈉純度不同分為一般味精和加鮮味精。與此前的本土品牌不同,武夷味精對包裝較為講究,推出了山水版、稻穗版、素描版等幾個版本,雖然本體味精並無不同,但給了消費者一個選購的理由。
武夷增鮮味精名為鮮味寶。由穀氨酸鈉和助鮮劑5’-呈味核苷酸二鈉製成,不添加鹽,鮮度比一般味精要高,保質期18個月,貯存時需注意。
麵對味精市場的困局,武夷放棄一味與同行打價格戰,轉而延伸產業鏈。因生產味精和生產一些抗生素的原料藥,都需微生物菌種培養發酵,原料相似。2017年,武夷穀氨酸綠色製造集成技術項目獲得國家資金補助1200萬元,成立和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轉而邁進生物製藥行業。
8. 佛手牌 味精 細晶 500g 袋裝¥16
味之素是世界上首個味精品牌,而佛手牌則是中國第一個味精品牌。佛手牌味精與一個人的名字割舍不開——吳蘊初,他被譽為“味精大王”,味精名稱的由來也與他有關。
吳蘊初是上海的化學工程師。1922年,因味之素在中國盛行,他對此產生了興趣。經過研究,吳蘊初采用水解法從穀物中提取穀氨酸,製成穀氨酸鈉。他給這種產品取了一個新的名字,“味中精華”——味精。翌年,吳蘊初創建了天廚味精廠,生產“佛手牌”味精。
佛手味精的包裝設計在當時也是一絕。因味精不是葷腥,素食愛好者也可食用,吳蘊初請專人將包裝瓶設計成觀音、羅漢等造型。往年,中國展品多為絲綢、茶葉,1926年費城世博會,“佛手味精”第一次以中國現代工業產品高調亮相獲其展會最高獎。佛手味精共參加世博會三次,三次均獲此殊榮。
短短幾年,佛手味精銷路從中國擴大到東南亞各國,國內市場占有率完全超過味之素味精,一時風光無限。但佛手牌的輝煌未能延續,在第一次行業整改中,天廚公司因味精發酵汙染問題停止運行,“佛手”商標從天廚轉讓給了冠生園。雖然品牌得以存活,但早已不複往日風光。
佛手味精根據晶體粗細,分細晶和粗晶,均為99%純度的穀氨酸鈉。細晶在菜肴中的溶解吸收要好於粗晶,因此銷量要好於粗晶,購買用戶數是粗晶的一倍左右,二者在鮮度、口感上並無區別,售價也都是500g16元,消費者可根據自身喜好購買。
9. 飛馬 99純糧味精454g/袋 煲湯鮮香味家用調味料
重慶飛亞實業的“飛馬”是西南區域最大的味精品牌,多次獲得國際國內質量評比金獎,還是中國馳名商標,在重慶市場的地位不言而喻。
飛亞實業為重慶市鹽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,重慶市鹽業集團可不止這一個味精品牌。原上海天廚味精廠曾在重慶創辦過重慶天廚味精廠,該廠如今更名為“重慶天廚天雁食品有限責任公司”,也屬於鹽業集團,這兩個廠家的味精是不少重慶人做飯的必備調料。
如今,飛亞已從單一的味精生產企業轉型,生產味精、雞精等商品外,還給餐飲行業提供定製化服務,如定製菜品,根據當地消費者口味,調製相關調料。與百勝小肥羊、重慶德莊、重慶劉一手、北京鮮羊城、上海紫燕百味雞、四川壹鼎旺等企業都有合作關係。
飛馬味精價格低廉,400g包裝售價不超過10元。有常見的一般味精,還有市場少見的粉末狀味精,穀氨酸鈉含量均在99%以上。其粉末味精“小飛馬味精”主打速溶入味,粉末形態比晶體更容易滲入食材,涼拌、炒菜都適用。
10. 大橋 大橋味精¥6
大橋在湖北的地位與飛馬在重慶的地位相似,在湖北占有率達80%以上。吃貨們最愛的周黑鴨、精武鴨脖、新農牛肉等特色產品,背後都少不了大橋調味品。
“大橋”味精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,名稱源自“天塹變通途”的武漢長江大橋,屬於華中調味品市場領導者亞太味業所有。
與阜豐等品牌堅持味精主業不同,大橋瞄準了興起的雞精市場。此前大橋味精一直是亞太調味品公司的主打產品,之後適逢太太樂進軍雞精市場,大橋也順勢將主營產品調整為雞精。大橋還參與了中國雞精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。由於轉型成功,亞太在2012年大環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仍取得了10%的增長。大橋雞精在全國的銷量僅次於上海的太太樂。
因發展勢頭良好,亞太被美國味好美公司看中,2013年達成收購。不少人唏噓武漢又少了一個中華老字號品牌。不過大橋味精並未消失,原來的味道還在延續。大橋味精有一般味精和增鮮味精兩種,增鮮味精根據鮮味等級又有大橋高鮮味精和大橋加鮮味精兩種。高鮮味精比加鮮味精鮮度高,是一般味精的兩倍,因此用量較省。大橋廚師樂味精均是增鮮味精,也有加鮮和高鮮兩款,價格和大橋一樣,900g售價25元左右,價位並不低。
11. 紅梅味精 370g¥9
紅梅味精是味精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。始建於1939年,是沈陽人最熟悉的味精品牌,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。它是國內最早生產味精的企業,也是味精行業第一個“中國馳名商標”,填補了東北沒有馳名商標的空白,當年的實力可見一斑。
如果說處在失寵、低迷的味精行業是把紅梅壓垮的巨石,那麼深陷東北經濟淪陷的大環境,則剪斷了紅梅再次騰飛的翅膀。
近十幾年來,盡管名號響亮,但紅梅內部卻暗藏危機。產能落後、汙染嚴重、體製改革不徹底、創新能力欠缺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紅梅,多次行業整改後,紅梅最終不堪重負,於2012年向法院申請破產,兩年後被裁定破產。紅梅味精曾是沈陽人饋贈親友的佳品,因為給一代人留下不少回憶,破產時一度登上微博熱搜。
頗為幸運地是,“紅梅”品牌並未消亡,而被環宇集團出資買下,新生為沈陽紅梅食品有限公司。環宇一直是紅梅味精生產原料的主要供應商,收購紅梅是打算進軍產業鏈下遊。
現實總是很骨感。紅梅並未因為變身為民營企業而騰飛,反而繼續在行業中沉浮。彼時,阜豐、梅花等企業早已站穩腳跟,阜豐以105萬噸的產能優勢排名全國第一,50萬噸的梅花排第二,而紅梅卻僅有3萬噸的產能,差距不言而喻。
紅梅牌味精隻有99%味精一種,根據包裝不同分普通裝和金裝,金裝設計更加高檔,倒出口設計頗為別致,可擰蓋打開,用完擰緊即可。價格也比普通裝高2元,370g售價11元。
其速溶味精並非粉末狀,而是做小了晶體顆粒,方便溶解,適合涼拌等烹飪方式。400g售價8元,與經典的紅梅味精價格相仿。
12. 雙橋味精100g¥2
廣州老字號的雙橋味精,1988年曾獲得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。與飛馬、大橋的一樣,都是區域性很強的味精品牌,雙橋在廣東、貴州、上海等地知名度較高。
1993年,雙橋打入上海市場,由上海好好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代理,予以充分的自由權。也正是自由度過高,利潤分成出了問題,合作14年後,這對老夥伴最終拆夥,又因商標包裝侵權對簿公堂。最終,奧桑以千萬元買下“雙橋”味精上海包裝的著作權與其它相關權力,雙橋品牌受此影響,影響力大不如前。
提到雙橋就不得不提奧桑公司,為應對味精行業的震蕩,雙橋專門投資成立了由其控股的公司生產雙橋牌味精,即奧桑公司,而雙橋本身則轉型生產澱粉糖產品。雙橋與廣州奧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互相持有20%左右的股份,關係密切。
即便如此,在味精行業寡頭壟斷、行情低迷的大環境下,長江以南的味精工廠還是停工了大半。奧桑公司也以向阜豐集團購買味精,自己分包銷售的模式應對。好在雙橋在味精銷售上經驗豐富。主要銷售模式走流通渠道,通過分理商分銷。在餐飲和商超渠道也做得較為成功,有固定的連鎖酒店和大餐飲酒店固定合作。
“雙橋”味精曾連續兩屆榮獲“中國名牌”產品稱號,也緊跟潮流推出雞粉、雞汁、雞精等產品。其味精根據晶體大小包裝售賣。除900g包裝售價12元的一般味精以外,小晶體味精和特小晶體味精也是其特色。在口感、鮮度一致的情況下,味精晶體越小,菜肴溶解度越好。小晶體和特小晶體味因工藝要求更高,900g的售價為23.8元,比一般味精高出一倍,消費者可根據喜好進行購買。